孔莉萍“潮天下”首發愛心,主流媒體“貼地”引領,從一家企業到一群企業,從山西本省到鄰近的河北、遙遠的四川,從“自費收購、免費發放”的社會自發,到杏花嶺區“農批對接,自產直銷”的救急措施,再到商務廳牽線、美特好與壽陽著眼長遠、共建基地的意向——為了避免遍地民食化作來年的春泥,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多的滯銷茴子白送到需要的人手中,十多天以來,各方愛心匯成暖流,與初冬的寒流賽跑。如此發心,如此善舉,愛心之力令人感佩。然而,壽陽縣今年約有3600畝茴子白滯銷,其銷售僅依靠“社會愛心”顯然只是應急之策。慈善作為一種道德自發,任何時候都是溫暖人心的正能量。但是,正如吏治清明不能依靠官員的良心,社會的效能最優,同樣不能僅寄希望於公益與慈善。在道路四通八達、信息多到爆炸、市場日趨一體化的今天,數千畝茴子白可能爛在田間,幾分錢一斤都無人問津,是什麼原因?如果沒有“潮天下”的公益善舉,沒有媒體的登高一呼,瑟瑟於寒風中的茴子白,除了零落成泥,又能如何?壽陽作為“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”,如果當地早有與美特好合作共建之類的思路,並輔以請進來、走出去的相應舉措,壽陽全縣的茴子白,對400多萬人口的省城而言,當不是難題。如果當地有一大批新型“職業農民”,以市場配置資源、以需求指導生產、以產品引導市場、以商業活動為舞臺,壽陽的茴子白,也許根本不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被關註。比起“滯銷”後的救急舉措,相關各方應對市場之技能似乎更加重要。生產及銷售流程中的未雨綢繆,運籌帷幄,才是有效避免茴子白“滯銷”重演的上策。  (原標題:愛潮涌動之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t07btnm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